附近200米约爱电话_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,微信怎么约附近100元3小时,51品茶最新

1.jpg
“好老师”董朝兵:一盏“孤烛”照耀十个山里娃的求学路
大安教学点覆盖了周边吴家岭、椴树、贾角尖、碾子坪、三管石等5个村,尽管只有10个学生,却意义重大,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,孩子们就要到40公里外的黄堡镇中心学校上学。在学校,董朝兵既是校长,又是“全能”教师,不仅要肩负语文、数学、图画、音乐、体育、思想品德等全部课程,还要“掌管”后勤,烧水做饭、打扫卫生,一人全包。从满头乌发到鬓染秋霜,在这大山深处的教学点里,董朝兵一待就是39年,2000多个孩子经他开蒙走出了大山,而一直坚守在这大山里的,只有他。2015年5月,董朝兵荣登 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
  从??迪爻浅龇?,驱车两小时,绕过蜿蜒的傍山险路,拐过无数个陡坡急弯,方能到达海拔1000多米,地处大山深处的黄堡镇吴家岭村。山里的清晨,虽已入夏,依然透着凉风阵阵。伴着徐徐清风,记者一行走进了坐落在吴家岭村的大安教学点。正是课间活动时间,学校里10个大小不一的孩子欢快地玩着呼啦圈。而教学点的负责人董朝兵,则一脸慈爱地站在旁边看着孩子们玩耍,不时提醒一声“别磕着了”。从满头乌发到鬓染秋霜,在这大山深处的教学点里,董朝兵一待就是39年,2000多个孩子经他开蒙走出了大山,而一直坚守在这大山里的,只有他。

   

  

   

  1、“董老师”、“大师傅”与山里娃的山村生活

 

   

              董朝兵给孩子们上课

  “叮叮,叮叮”,结束了课间活动,上午10点,董朝兵拉响教室门前的铜铃,孩子们应声跑进了教室。       

  学校里的10个孩子最大的有8岁,最小的只有3岁半,山里没有幼儿园,这些学龄前儿童就都交给了董朝兵“托管”,而学校也分成了一年级和学前班。

  大安教学点覆盖了周边吴家岭、椴树、贾角尖、碾子坪、三管石等5个村,尽管只有10个学生,却意义重大,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,孩子们就要到40公里外的黄堡镇中心学校上学。

  在大安教学点,董朝兵既是校长,又是“全能”教师,不仅要肩负语文、数学、图画、音乐、体育、思想品德等全部课程,还要“掌管”后勤,烧水做饭、打扫卫生,一人全包。

   

              董朝兵给孩子们盛菜

  中午1130分,孩子们甜甜地叫着大师傅,捧起了丰盛的午餐。木耳鸡蛋、豇豆烧肉、豆芽、黄瓜,孩子们吃得欢欢喜喜,“大师傅”在一旁看得也开开心心。

  孩子们口中的“大师傅”是董朝兵的爱人伍天凤,去年起,年近6旬的董朝兵越发觉得身体大不如前,无奈之下,便让妻子来学校帮忙??春⒆映酝辏樘旆锞痛掖腋匣丶?,年近九旬的婆婆还需要照顾,一个来回,伍天凤须步行80分钟。

   “上课时,我是老师;下课后,我是菜农和炊事员。”董朝兵在学校屋后开荒,种上时令蔬菜。饭后,孩子们玩耍去了,董朝兵洗好碗筷,一一放进消毒柜。闲下来的时候,董朝兵最喜欢搬把椅子坐在太阳下,看着孩子们玩耍:“那是我最满足的时候?!?/span>

 

  2、大山里的守望者 琐碎中体味舍得

 

   

              董朝兵与孩子们合影

  在董朝兵简陋的办公室里,整齐摆放着一些小孩衣裤。由于学生年龄偏小,有的会尿裤子,为孩子们换洗衣裤是经常的事。

  由于学校偏僻,赶上农忙时家长不能按时接孩子,董朝兵常常自己肩负起护送学生回家的责任。学校附近的龙潭河,是学生的必经之路,遇到涨水,他就得一个一个地背过去。

  教室年久失修、四处通风、到处漏雨。雨天,董朝兵就将孩子的桌椅搬到不滴水的地方,继续上课,待天一放晴赶紧修补。

  学生突然生病,是董朝兵最担心的事情。一年冬天,一个学生突然肚子疼,由于没有交通工具,他背着孩子跑了5里路,才赶到村卫生室。孩子输上液后,放下心来的董朝兵才发现自己棉袄汗透了。

   

              董朝兵教学生写字

  虽说只有10名学生,但董朝兵依然一丝不苟,备课本上总是密密麻麻写满教案。教学点虽然简陋,可教学内容全部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所设,只要是开了课程的,董朝兵全都教,每天都要轮流给两个班上六节课。

  交谈中,记者发现董朝兵的右眼有些不方便,细问之下,董朝兵才慢慢道出原因来。

  冬天,高山气温低,孩子们常常冷得无法上课,为了生火炉给孩子们取暖,董朝兵常常到附近山上捡柴。1997年的冬天,董朝兵像往常一样上山捡柴,不慎之下被树枝挂伤了右眼,当场泪流不止。下山后,董朝兵到村里的卫生室简单输了点活血化瘀的点滴,就算治疗了。医生劝告他尽快进城医治,董朝兵总是放心不下学校里的孩子们,又考虑治疗费不便宜,硬是耽搁了两年,到了1999年,右眼淤血凝结导致失明,让他落下了终身残疾。

  连自己的眼睛都不舍得花钱医治的董朝兵,对孩子却格外大方。

  黄堡镇,是全省27个重点老区贫困乡镇之一,上世纪90年代,因贫辍学的事情时有发生。1998年,一名二年级的男孩,因为交不起100多元的学杂费,决定辍学回家。董朝兵爬了好几公里的山路,拍着胸脯向家长保证:“只要娃儿想读书,我来想办法!”

  董朝兵的“办法”,就是自己替孩子掏钱。同样接受过他资助的还有黄堡镇庙坪村章勋平兄妹,董朝兵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点钱,资助他们读完义务教育。据黄堡镇中心学校教师宋天娥介绍,那个年代,山村教学一般是“包班”,遇到孩子没钱读书,班主任作为担保人,先让孩子入学,“学期结束还拿不出钱,我就给垫上,也算不清垫了多少学生了?!倍ψ潘?。

  董朝兵告诉记者,自己从小目睹了父老乡亲目不识丁的痛苦:村里找不到一个记工员,无人能担任会计……这正是他扎根教育最大的动力。令董朝兵最为自豪的是,39年的山村教师生涯,他教的2000多个孩子从村里走出了大山,其中不少考上了大学,有的当了老板,有的考上公务员,还有的像他一样执起教鞭。

 

  3、甘于寂寞苦守清贫 只愿学生飞出大山

   

              课间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运动的董朝兵

  夕阳西下,孩子们四散归巢,而学校里除了董朝兵,再无别人。夜里的大山,静得怕人,黑得只剩满天星辰?!芭耐暄淖饕?、备课、打扫完教室,只有望着对面的青山发呆了?!倍ψ潘档?。

   39年,守着这万年不变的青山,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,是什么让他甘于寂寞,苦守清贫?

   1976年,20岁的董朝兵高中毕业,回到了哺育他的这片大山,当时的董朝兵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。

   “刚来学校的时候,还不发工资,每个月都是记工分的,一直到2002年,我都还是民办教师,每个月只有200元的工资?!被叵肫鹉切┠甑纳睿男θ莘撼鲂┛嗌?。

  上世纪90年代,改革的春风吹进了这边远的山区,大批村民外出务工,一个月能上好几千块钱,而那时的董朝兵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块?!奥垩Ю?,我不比别人差,而且当时我正值壮年,说不动心,那是假话,可要让我丢下孩子们,我也是真舍不得?!?/span>

  穷,这个无声的烙印,给董朝兵留下了数不清的遗憾。别人家早早立起了几层高的楼房,自己家却是几片破瓦一层土坯房;别人家的孩子喜气洋洋迎娶新娘子,自己家的儿子却不得已当了上门女婿;90高龄的老母亲因无人看顾,高血压发作差点丧命……

  然而,再苦再难,董朝兵却从没放弃。他的逻辑很简单:“既然选择了做老师,就跟名利没啥关系了,山里的孩子不容易,起点不如城里人,再没了知识,就只能一辈子待在这山沟沟里了,我虽然赚不了钱,但我的学生可以,我虽然默默无闻,但我的学生却能飞出大山改变命运。所以,我穷点没啥,这笔账,我算得过来?!?/font>

  按当地习俗,过春节时,村民都会邀请最尊敬的人到家中喝酒,董朝兵是新年村里最忙碌的人之一?!岸鲜拖窈⒆拥募页ひ谎?,孩子交给他带,我们放心?!贝迕癯潞毂?,他的儿子儿媳都在海南打工,家里只有他和老伴带着孙女生活。孙女已经3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,却和董朝兵感情很深。每到春节,他和孙女一定要请董老师到家里喝酒。(记者 熊丹青 通讯员 都正阳 王承鼎 杨韬 王鑫龙)

  

  编辑点评:这位倔强的山村教师说:“只要我在一天,只要还有一个学生,我就不会放弃!”在他的身上,从董朝兵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人间大爱,什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。他将“人民教师”这个职业发挥到淋漓尽致,他将他这一生都奉献给了大山教育。也许在物质上,他不是最富有的,可在精神上,他无疑是个富翁,桃李满天下不就是回报他最珍贵的礼物吗?(责编:代丽思)

襄阳
上榜时间: 2015.05
个人简介:
董朝兵,男,59岁,??迪鼗票ふ虼蟀步萄У憷鲜ΑW?976年高中毕业从教以来,董朝兵守着这座大山,一守就是39年。尽管是个大男人,董朝兵照顾孩子们却比一些女教师还细心。上课时,他是老师;下课后,他是菜农和炊事员。39年的山村教师生涯,他教的2000多个孩子从村里走出了大山,其中不少考上了大学,有的当了老板,有的考上公务员,有的像他一样执起教鞭。2015年5月,他成为敬业奉献类“中国好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