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四项行动”助力乡村展新姿—— 既有“颜值”又有“产值”
来源: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:胡俊卿 时间:2025-11-12
初冬时节,襄阳乡村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。从高新区黄庄社区“稻虾共养”特色农旅项目基地里的欢声笑语,到保康、谷城翠绿茶山上沁人心脾的茶香,围绕功能镇区、和美乡村、实力产业、美丽路网建设,一场全域推进的乡村振兴“四项行动”在襄阳大地全面铺开,描绘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图景。
“专门带小孩过来玩,这里可以钓虾、钓鱼,很有意思。”近日,在高新区团山镇黄庄社区“稻虾共养”特色农旅项目基地,游客杨先生开心地说。
很难想象,如今人气十足的黄庄社区曾经污水横流,虽然拥有优质的土地资源,但因“脏乱差”难以吸引产业落地。
痛定思痛,全面行动。近年来,高新区以和美乡村建设为突破口,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“先手棋”,常态化开展“清洁家园”行动,补齐基础设施短板。
“以前这里都是泥巴路,晚上出门没有路灯,看不清路。”黄庄社区居民卓娟说,现在家家住上了小洋楼,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,每年靠土地流转她家能有几千元的收入。
环境改善,为产业落地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。今年4月,总投资超1000万元的设施农业项目——有机多多示范农场落户黄庄社区。该项目占地43亩,拥有28个种植大棚,目前已完成黄瓜苗、西红柿苗栽种。有机多多示范农场还计划引入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技术团队,打造集果蔬种植、采摘体验、研学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,通过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,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直接受益者。
有机多多示范农场商务副总经理孙金阳告诉记者:“这里靠近高速,交通便利,有利于产业发展壮大。”黄庄社区党委书记张青山表示,农场不仅流转村民土地,还提供就业岗位,为村民和村集体增加了收入。
变化不止这些。高新区新建成的桃园公园,既改善了周边村庄生态环境,又为群众增添了休闲好去处;新迁建的团山镇卫生院主体工程已完工,毗邻的养老中心可新增200多张床位,提升群众医养体验。据悉,今年以来,高新区聚焦22个功能镇区重点项目,通过清单化管理推进基础设施升级、公共服务下沉、产镇协同发展,并积极争取专项政策资金,推动20多个村级产业项目在镇区周边落地,使镇区成为承接产业、服务民生、连接城乡的核心枢纽。
镜头转向保康县九皇山,翠绿的茶树沿着山势铺展,如同绿色的波浪,在微风中轻轻起伏。前不久,这里入选全省首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。九皇山天宝茶厂负责人方超告诉记者,完成松土、除草和修剪病虫枝后,他们将统一施有机肥,增强茶树营养储备与抗寒能力,确保茶叶品质持续提升。“我家茶园实行有机种植,不仅茶叶品质上去了,价格也更有保障,收入一年比一年好。”九皇山村村民张井青说。
为推动茶叶产业提质增效,近两年,保康县整合各类政策资金近3000万元,重点支持低产茶园改造、标准化基地建设和绿色有机认证,并通过优化产品结构,拓展产业链条,将夏秋茶打造成新的增长点。截至目前,当地30个连片茶叶基地获得有机或绿色认证,4家茶企获得出口资质,年出口精制茶、茶叶萃取液等深加工产品超过1000吨。保康高地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怀刚说:“我们从采摘到加工全程严格把关,今年已出口绿茶150吨、红茶50余吨,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500万余元。”
记者从保康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,保康作为襄阳高香茶核心产区,现有茶园20万亩,带动5万余人就业。
从一片茶叶到一个产业,从一座茶园到一方振兴。在谷城玉皇剑景区,“茶叔叔”奶茶店人气爆棚。“茶叔叔”奶茶店店长陈欢欢告诉记者,他们采用玉皇剑有机茶粉和72小时冷链直达鲜奶制作新茶饮,口感丝滑细腻。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于学说:“我们把茶园当景区建,通过研发新产品,延长茶叶产业链,助力百姓增收。”
镇区功能更加完善、乡村环境更加美好、产业发展更具实力……当前,襄阳乡村正以昂扬向上的发展姿态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。(来源: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随群 尹琳) 






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607号